她首先是一名歌手 - 记者手记

导读相关报道详见《一个拉祜村子的舞蹈、情歌和告别贫困》。在面对难以处理的工作时,我总是离不开音乐,为此收藏了不少耐听的歌曲。在需要用音...

相关报道详见《一个拉祜村子的舞蹈、情歌和告别贫困》。

在面对难以处理的工作时,我总是离不开音乐,为此收藏了不少耐听的歌曲。在需要用音乐、小说、饮食来标榜个性的时代,私藏的好歌是最隐秘的精神抚慰。有时,朋友会提议分享各自的歌单,但我会留下一个心眼,最好听的那几首歌,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。

在我认为最好听的那几首歌中,就有一首是来自拉祜族歌手李娜倮的,她空灵、高亢的嗓音,常常让我在异乡的夜晚偷偷落泪。

采访李娜倮的契机是报社策划的二十大时光专题报道。最早,除了听过她的歌,以及知道她带着老达保的村民成立演艺公司之外,我对她的了解十分有限。

更大的难题是,如何才能把作为党代表的她的故事写得立体、鲜活?

原本以为,这个问题要到写作阶段才会出现,但没想到,它在采访阶段就显露踪迹。

李娜倮面对采访驾轻就熟,她习惯性地认为采访都是需要拍视频,因此,在我们到达村子之前,她刚刚洗了头,化好了妆。她家的墙壁上是各种明星与她的合影,工作台后是数不清的奖杯和奖状。

可能她太熟悉采访了,我还没开始正式提问,她就用轻盈的语速把自己此前三十多年的经历介绍了一遍。如果我对某个人生转折点充满疑问,她的处理方法通常是,用更加缓慢的语速,把刚刚说的内容再说一遍。

我很理解她这样的应对技巧。采访她的媒体实在太多了,她小时候听不懂普通话,即便到现在,她也不认识汉字,这些轻盈或缓慢的回答,或许是她几个夜晚里苦苦回忆、总结成文的结果。

在没办法采访的时候,干脆就不采访了。每种音乐之所以会有固定的风格,很多时候就是在重复地使用某几个音节。作为一名歌迷,我开始好奇她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,我开始问她,不断在她歌里重复的几个音是从哪里来的?

李娜倮没想到我会问她这个问题,或许她自己都没思索过,于是她开始哼唱起那些让人陶醉的歌谣。最后她同意了我的观点,自己确实在高频率地使用某几个音,她又想了想,得出了一个结论:“可能是从我们拉祜族的史诗《牡帕密帕》来的。”

说完音乐,看上去她聊天的欲望还是不高,得知她在采访后第三天就要准备去北京的行程,我提出让她带着我到寨子里转一转,顺便拍几张照片,这样,之后的媒体找她要照片时,她就有新的素材了。

在寨子里漫步的过程中,这位女士忽然变得天真又烂漫。路过紫色的牵牛花丛时,她熟练地摘下两朵花,分别卡在两只耳朵上,然后将双手向上张开,做出一个拥抱蓝天的姿势,并让我按下相机的快门。

连续拍了几张之后,她害羞地说,看上去,牵牛花卡一朵就够了。为了让她赞叹我的拍摄技巧,我保证照片里的她会比看上去更瘦一些,她听了之后很开心。

就在采访李娜倮的当天,陆续有当地媒体发了很多条关于她的采访。阅读之后,我的一个感觉是,大家都只看到作为党代表的李娜倮,她的形象高大、庄重、对村庄的事务富有责任感,但很少有人注意到,她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,与她的歌唱天赋密切相关。

趁着李娜倮的心情不错,我提议让她带着我到她的几个好闺蜜家坐一坐。现在看来,这是一个不错的决定。在闺蜜面前的李娜倮不再拘束,她们互相开玩笑,说对方念书、放牛时的趣事,我顺势让闺蜜讲讲,那些李娜倮自己重复了很多遍的故事,结果她俩一人一句,把那些先前问不出来的细节,都聊出来了。我没有再提问,只是默默在一旁听。

有一点是让我对李娜倮尤为敬佩的。接受采访,包括对着摄影机唱歌应该是她常要面对的事,但与采访时的那种拘谨不同,每个喜爱音乐的人都能听出,她唱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歌曲时,能够一再重复、不厌其烦地把内心最丰沛的感情展现出来。唱歌,可能才是她最熟悉、最喜欢的事情。

唯一遗憾的事情是,我忘记让她在我的T恤上签名。原本有了这个签名,等我回云南老家时,足以收获来自亲戚们的羡慕。

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